第三批690億元,表明“國補” 繼續實施,打消了很多人以為“國補”不再實施的疑慮。同時,1380 億元中央資金分批下達這一舉措,為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大動力,也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在政策空窗期,很多消費者不斷詢問何時才能領到以舊換新“國補”券。7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向地方下達了今年第三批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,10月還將下達今年第四批690億元。
這次下達第三批690億元,表明“國補” 繼續實施,打消了很多人以為“國補”不再實施的疑慮。同時,1380 億元中央資金分批下達這一舉措,為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大動力,也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此前,很多人包括一些廠商和消費者認為,上半年在實施“國補”過程中,雖然刺激消費起到促進經濟的作用,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。有的認為是國家資金不足,也有的認為是騙補、套補損害了政策實施的基礎。據此,就以為“國補”將不再會繼續實施。
而此次發改委會同財政部下達第三批“國補”并明確10月份繼續下達第四批690億元。這個就從根本上打消了這些人的疑慮,堅定了持續推進以舊換新政策的信心。讓市場相信“國補”是真金白銀,不是僅喊喊口號。
況且,國內經濟在改革開放后持續發展超過40多年,國內廣大居民居家生活的家電品,很多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期。有了“國補”這樣的實惠,更能刺激用戶愿意將手中老舊的家電、數碼產品等進行更新換代。
據家電魂了解,“國補” 資金并非單一來源,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央下達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占據了9成的比重,地方政府財政配套1成比例。這既體現出中央政府強大的財政實力,也體現出地方政府承擔落地的責任。
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,家電和數碼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日益加快。以舊換新政策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且經濟實惠的換新途徑,讓人們能夠及時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美好生活體驗。加上“國補”給予用戶的巨大實惠,刺激消費是顯而易見的。
同時,這也促使家電和數碼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,推出更多創新產品,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,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市場繁榮。很多企業還在一些市場節點上,通過廠家投入資金補貼用戶,擴大了以舊換新實施的力度。
據相關數據顯示,在今年實施以舊換新“國補”以來,消費電子和家電呈現火爆銷售場景。今年上半年,全國有超過6000 萬名消費者通過“國補”購買了 12 大類家電產品,數量達 1.09億臺;超6900萬名消費者購買手機等數碼產品 7400 萬件,明顯拉動了市場消費。
在第三批“國補”下達之前,市場對“國補”的期待很強烈,很多消費者每天在各地云閃付平臺等待領取,一些心急的消費者則主動到線下柜臺詢問。可見,在看到“國補”確實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后,明顯觀望的消費者也主動尋求參與機會。
據家電魂了解,在690億“國補”逐步下達到各地后,相關部門將在多個方面持續發力,以確保“國補”政策能夠更加平穩有序地推進,讓政策紅利充分釋放。同時,各地配套資金也將同步落地做好支持,保障資金鏈的穩定與充足。
在補貼發放方式上,有了上半年實施的經驗和教訓,各地正在進一步優化完善。通過簡化補貼申領流程,提高審核效率,讓消費者能夠更加便捷、快速地領取到補貼。很多省(市)區搭建云閃付等線上補貼申領平臺,消費者只需在平臺上提交相關資料,即可完成申請,大大節省了時間與精力。
然而,在政策實施過程中,也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問題與挑戰。但各地政府相關部門,已經意識到由中央財政承擔大頭,地方政府只承擔小部分,這對當地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具有很好的效果,都在積極想方設法籌措資金,以盡快配合“國補”落地,這既對消費者是一件大好事,也對當地經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,何樂而不為呢?